每个人都可以用到的教育网站!

北京各小学历史其中之一——府学胡同小学

关键词:北京各小学历史 
2020-08-14
描述:北京是一个令人向往而且充满神秘的色彩的城市,很多人都想了解它的历史。首先我们先了解北京各小学历史开始。今天给大家介绍北京各小学历史其中一个——府学胡同小学。

  北京是一个令人向往而且充满神秘的色彩的城市,很多人都想了解它的历史。首先我们先了解北京各小学历史开始。今天给大家介绍北京各小学历史其中一个——府学胡同小学。

  府学胡同小学

  古风遗韵600余年

  【学校档案】

  1368年,一座名为报恩寺的寺庙尚未建成,明朝大将徐达便已攻进元大都。庙中的和尚听说明朝军队规定不能进入孔庙,慌忙中把一尊孔子像立于门口,寺庙得以保全。明朝建立后,“假孔庙”便成为官学,因为当时的北京叫做“大兴”,官学便也命名为大兴县学,后来改名为顺天府学,成为明清两朝500余年间的官办学校。

  光绪二十九年(1904年),顺天府学的东半部分改为学堂,称顺天府高等小学堂。1905年改为左翼八旗小学堂,1912年改名京师公立第二十八小学校,1949年改称北京市第三区中心国民小学。至少经历了六次易名的学校,终于在1958年正式定名为府学胡同小学。

北京各小学历史其中之一——府学胡同小学

  北京各小学历史

  飞檐翘角,朱漆大门,两重楹联……寻常过客难免会将这里误认作王府、宗庙,可是,又分明听得阵阵读书声从里面传来。举目细看,大门之上高悬着一块蓝底金字的牌匾——“府学”。到这时,人们才恍然大悟,原来这就是有着600多年厚重历史积淀、坐落在古风庭院中的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。2012年8月,府学胡同小学成为北京市首批33所百年学校挂牌校之一,能够入选,不仅仅因为是北京“资格”最老的小学,更因为数百年来对教育作出的努力与贡献。

  历史遗迹成为“课本”

  “记忆中的母校是一座宏伟的古建筑群”,这是1954年转学到府学胡同小学的张爱民在《府学小学阳光育蕾》的回忆文中,对学校风貌的美好回忆。

  的确,学校里,庙(大成殿)、堂(明伦堂)、阁(奎星阁)、祠(文天祥祠)四位一体,与现代化的教学楼、园林交相辉映。大成殿前的孔子像,更能体现中国儒、释、道的文化精髓和孔子“君子不器”的教育思想。1984年,学校被定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。

  府学胡同小学清楚地认识到,历史的遗留,正是实实在在的中华文化教育的“课本”,比如,校园里“动静等观”、“敷礼明伦”等建筑遗迹,正在学生身边潜移默化滋养着他们的文化情趣。所以,在这所极具中国文化情怀、充满现代气息的学府圣殿,传统文化教育一直放在治学的重点位置。

北京各小学历史其中之一——府学胡同小学

  北京各小学历史

  在老校友的回忆里,“学校重视传统知识的教学,专门开设了大字课,每周两节。当时同学们都备有一个小布口袋,里面装有墨、砚台、毛笔和涮笔的小缸子,挂在书包旁边。”

  时至今日,府学胡同小学的孩子们更是一个个化身成为温文尔雅的“小书生”。学校在校本课程中安排一二年级进行《弟子规》的学习,三四年级开设《笠翁对韵》课程,而五六年级的学生,则要接触内涵更加深入的《论语》知识。

  文天祥祠前学爱国

  “天地有正气,杂然赋流形……”府学胡同小学学生们的稚语童声响彻文天祥祠。每年文天祥诞辰,学生都会手持菊花,面向先贤塑像,朗声吟诵《正气歌》。文天祥祠就坐落在府学胡同小学之内,成为学校的德育教育基地。

  在老校友、老教师的脑海中,50年前的文天祥祠是一座两进院落,当时作为校工的宿舍。有时在校园中漫步,就会不知不觉地来到文天祥祠,想起那段为国家命运而抗争的故事,爱国之情油然而生,民族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不由自主地浮上心田。

  每当谈起北京各小学历史,曾有府学胡同小学老校友动情地当年学校每当新学年开学,都会带着新生到文天祥祠接受开学第一课的教育,教育学生要热爱祖国。


上一条下一条